信息公开

2100颗荔苗栽种完成!国机智能“苗”绘遂溪北坡乡村振兴“绿色经济”蓝图

发布时间: 2025-03-28 文章来源: 国机智能 阅读次数:

春风吹拂北坡镇沙土地,2100株“白糖罂”荔枝苗在水南30余亩撂荒地上生根发芽,枝叶轻摇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

“荒地变果园,村集体和村民都将增加不菲的收入,这都要感谢国机智能的帮扶!”遂溪县北坡镇水南村委的吴文秋书记望着生机勃勃的果林激动地说道。

今年2月底,由国机智能谋划帮扶的“国机智能荔枝林”产业帮扶项目(以下简称“荔枝林”产业项目)在水南村落地。这既是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注脚。

从“荒地”到“果园”:精准调研破解产业振兴

2024年7月,在国机智能精心部署下,第二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进驻遂溪县北坡镇后,以“脚步”丈量土地,以“脚力”深耕基层。他们多次深入水南村委及下属自然村调查研究,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走访入户倾听村民需求、实地勘测土地性质等举措,了解村子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困境。在经过多方调研后,工作队发现水南村委及下属自然村有达30多亩相连的沙地很适合种植荔枝。从此谋划发展“荔枝林”产业的想法深深印刻在驻水南村第一书记周朝森、工作队员徐海彬的脑海中。想法是有了,但项目经费从哪来呢?为此,工作队立即向帮扶单位国机智能请示,得到了国机智能党委的高度重视。

国机智能党委书记、董事长纪学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明军等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赴项目现场查看,实地了解“荔枝林”产业项目规划情况,并提出要将该项目打造为水南村高质量“一村一品”的帮扶思路。在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后,国机智能党委决定将“荔枝林”产业项目列入2025年度乡村振兴帮扶计划,并给予专项帮扶资金支持,为产业落地注入“源头活水”。

从“选苗”到“植苗”:优质树苗护航产业升级

有了资金支持后,工作队“忙”得不亦乐乎。首先,集结各方力量。工作队通过召开水南村干部、群众代表参会的村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干事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紧绳。其次,选好苗种。“荔枝林”产业项目要想高质量落地,选好“苗”是“头等”大事。工作队先后到高州市平山镇、遂溪乌塘镇荔枝育种与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试验示范基地等地寻找优质荔枝苗。经过细心挑选,最终确定口感优质、经济效益较为可观的“白糖罂”品种(又名蜂糖罂或中华红),作为项目的选育品种。

从“输血”到“造血”:绿美经济托举共富梦想

经过前期的荔枝选苗、土地平整、滴灌水管安装等准备工作,“荔枝林”产业项目迎来了关键的植苗期。工作队在北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果树种植活动,在发旺村和黄根村30余亩的沙土地上,为北坡镇种下产业希望之苗。

昔日的撂荒地将成为村集体经济的“绿色银行”。30余亩荔枝林挂果后,预计总产量超4万斤,按市场价计算,年收益将超十万元。“后续,我们还将持续跟进果树的养护管理工作,同时积极探索相关产业链的延伸,确保村民持续受益、村集体持续增收。”驻水南村第一书记说道。

春种一棵树,秋收万颗果。一株荔枝苗,串联起帮扶、产业与民生。从调研规划到落地生根,国机智能以实干诠释责任担当,用绿色经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国机智能将继续秉承“一朝帮扶,终身结对”的初心,充分发挥央企资源优势,紧紧锚定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总目标,助力遂溪县北坡镇推动发展乡村产业项目,让“绿美经济”在北坡镇高质量开花结果。